华为手机总是2g信号 :2004参考——小灵通的历史分析(转载)

太平洋在线 105 0

时光倒流至1998年,如果当初对中国电信是太平洋在线手机版太平洋xg111进行横拆而不是竖拆,是以地域划分为二而不是将移动业务分离出去,那么现在中国电信业内可能就只有三大运营商:南、北电信和中国联通华为手机总是2g信号 。全业务运营的太平洋在线下载三家企业,其经营状况可能不会像固话运营商那样一度窘迫,发展小灵通的愿望也不会如此强烈。

  移动业务被从中国电信分离后,随着手机价格的下滑、入网费用降低及至取消,移动通信的个人化和便携性的优势逐渐地体现出来华为手机总是2g信号 。在移动用户规模迅速扩大、边际成本下降的情况下,移动电话的资费却仍然是以“大哥大”时期的价格为基准。虽然在市场竞争中,各地也变相降价,但移动资费继续降价的空间从总体上要远大于固话。

  一方面,通过拆分和不对称管制不断地削弱中国电信;另一方面,用资费的方式给移动企业快速“增肥”,以迅速提升其在行业中的地位华为手机总是2g信号 。2002年更是将电信拦腰一切,中国移动很快地就后来居上,成为中国最大的电信运营商。至此,打破中国电信一家独大局面的目的已基本达到,中国电信业的竞争格局已基本形成。然而,平衡总是短暂的。移动电话在高资费的情况下,就已经大量分流固话话务量。移动资费不调,移动电话的高利润会随着用户规模的继续扩大,使移动企业在超越固话企业后越来越强;移动资费下调,幅度小了,消费者会强烈不满,幅度大了,又会对固话企业产生冲击,后果难料。有媒体已经称呼固话企业为弱势运营商。所谓的强与弱,与企业本身的经营并无必然联系,政策使然。对小灵通最终采取默许的态度,可以看作是电信改革以来持续削弱中国电信的趋势反转。

  正如一些人所指出的,小灵通是落后的、没有前途的技术华为手机总是2g信号 。与其说它是适合中国的国情,不如说是特别适合老固话运营商的特殊情况。固话运营商不能直接开展移动业务,就通过无线接入技术来间接开展,既能充分地利用固网资源,又能给用户以“固话的资费,移动的享受”。所谓的“给消费者带来实惠”和“适合中国的国情”,其实都是以移动的高资费背景为前提的。如果早两年就将移动的资费降下来,实现了单向收费,那么小灵通还会有多大的市场,面对成熟和高性价比的GSM,消费者是否还能忍受小灵通的信号差?

  为什么在几经犹豫后,主管部门最终还是允许小灵通业务全面地展开?可能并非是因为小灵通深得民心如星星之火可以燎原,而最终信息产业部不得不面对既成事实华为手机总是2g信号 。对于信产部而言,这个“民心”是可以调控的,如果将移动的资费大幅度地降下来,甚至实行单向收费,那么得民心的将不是小灵通,而是信息产业部。相反的,如果允许小灵通大规模地发展,那么信产部在关于单向收费的问题上将会有更多的顾虑而无所作为,从而使自己承受着更为持久的舆论压力。之所以这样做,用“小灵通之父”徐福新的一句话可以很好地解答,“2003年,小灵通可以说是‘救’了固话网”。

  小灵通“救”了固话网,但是拯救固话运营商的其实本不应该是小灵通,无论2G、3G或其它,应是一种在政府不干预的自由竞争条件下,能够与移动企业比拼性价比的技术华为手机总是2g信号 。发展2G显然不会被允许,不仅会造成重复投资和恶性竞争,花费巨资的网络刚建成就有可能在技术上被淘汰。发展3G是最自然的选择,但是国外电信巨头的3G经历让国内运营商触目惊心;而大唐研制的TD-SCDMA标准也进展缓慢,为了让中国标准据有更重要的地位,也不得不给3G更多的时间;对于不甚富裕的中国,现有的2G和2.5G的网络还尽可以充分利用。发展2G属不可能,但是3G时代却又迟迟不能到来。条件不允许,政府就不会发给牌照。固话企业在移动业务上的发展真空,使源于日本的无线市话技术有了表现的机会。

  衡量技术好坏的标准,应是它能给企业带来多大的利润华为手机总是2g信号 。从这个角度,小灵通技术是否落后就显得无足轻重。小灵通用以占领市场的并不是在技术上的优势,而主要是由于政策的支持。利用移动高资费的背景,在相对的情况下,让移动企业赚利润,让自己赚市场。不能忍受移动高消费的,可以用小灵通;无法忍受小灵通信号差的,仍可以用全球通和金卡快捷通等。一分钱一分货,消费上的错落有致,倒也很是有趣。

  于是出现了这样的景象:一方面,小灵通受到了消费者的热烈欢迎;另一方面,信产部对移动资费迟迟不作调整使消费者强烈不满华为手机总是2g信号 。二者是相关联的,使消费者强烈不满的移动资费正是小灵通受到消费者欢迎的原因。如果将移动电话名义上的资费降下来,降到目前实际的价格水平,那么无论是对移动或者固话运营商都不会有太大的影响。在3G到来之前,促成2G降价,也可以给3G腾出位置来。相对而言,单向收费的影响会大得多。移动电话的单向收费会使小灵通的单向收费黯然无光,数以千万计的小灵通很有可能成为鸡肋。对于许多用户来说,小灵通就是在移动话费太高的情况下而购买的省钱工具,如果不能省钱了,那么还要它作什么——继续使用小灵通的原因是因为已经拥有了小灵通。作为固话补充和延伸的小灵通都没有了竞争力,那么固定电话的情况就可想而知。小灵通的危机,从本质上就是固定电话的危机。

  中国的移动资费有如地上悬河,河床已经高于地面,小灵通和固定电话就住在河边,至今能平安无事,是因为政策的堤岸在有力地守护华为手机总是2g信号 。在固定电话已经受到移动通信高价势能冲击的威胁下,老固话运营商本应是缩减固话业务,发展移动业务。但由于不能拿到移动牌照不具备经营移动业务的资格,只能发展作为固话补充和延伸的小灵通。这无异于南辕北辙,从自然的角度,不仅没有降低风险,反而是在积聚企业的风险。无论主观还是客观,最终都是主管部门更为坚定地将压力揽到了自己身上。

  在政府默许下形成几千万的小灵通规模及进一步发展的趋势,使固话运营商上游有越来越多的设备及终端制造商觉到了商机,大量的社会资源涌向了这一领域华为手机总是2g信号 。在运营商下游,众多的内容和服务提供商也跃跃欲试,其中的一部分已经开始运作。如果现在实行单向收费,那么受间接影响的,不仅有固定电话,还有整个无线市话的产业链。既然这些资源已经涌进来了,理应给它们一个妥善的处置。实行了单向收费,可能使PHS/GSM双模手机滞销,这么近的距离说不上是“蝴蝶效应”。但是维持移动资费的相对稳定性,却远非一句要使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所能言明。

  小灵通用户数量的快速增长,一方面对移动企业形成了一定冲击,但另一方面,也使得固定电话更为冷用华为手机总是2g信号 。许多包月的用户为了最充分地用完每月的话费,会尽可能多地使用无线市话。固定电话越来越像是一个能通信的带有家庭(单位)地址的帐户,ADSL、163和小灵通以及互联星空的消费都可以以电话来托收。它的另一个作用是成为宽窄带上网的工具。在固定电话的话务量同时被移动电话和小灵通所分流的同时,小灵通又将流向移动企业的话务量进行回补。如果像阚凯力教授所言,鼓励小灵通发展壮大后“切”出去,那么固话企业不如不发展小灵通。

  在老固话运营商的可持续发展中,小灵通已经成为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,既能维持自己,也可以牵制移动企业华为手机总是2g信号 。缺失了这一环节,在3G给自己带来常规利润之前可能衰弱得厉害,未来发展3G的能力也会相形见拙。3G是长远发展的主方向,小灵通作为过渡使用,是属于短、平、快的项目。在形成几千万的用户规模后,老固话运营商正在努力挖掘小灵通的潜力,具体而言,就是它的数据增值业务。只是小灵通的增值业务并非像它的语音那样具有明显的性价比,在没有信号之处,数据和增值业务也同样会受影响;前景的不确定也会影响SP们的积极性。小灵通就像老固话运营商在特殊时期的手杖,能够支撑则可,而不要使它成为日后拿在手中的累赘。从这个角度,小灵通并非总是发展得越多越好。特别是在移动运营商推出应对小灵通的一系列举措后,小灵通新的促销政策可能使预期的投资回收期延长。也就是说,在移动电话ARPU值下降的同时,小灵通的ARPU值可能也在下降。因此,固话运营商对于3G的期待应该有一个期限,超过了这个期限,就可能陷入新的困境。数据增值业务发展良好,固话运营商期待3G的焦虑就可以减轻一些。在3G业务走上正轨后,作为风险防范的小灵通手杖才能脱手而去。

  在小灵通的发展过程中,主管部门和运营企业其实都是在边走边看,互动前进华为手机总是2g信号 。小灵通起初是在一些地区试点,小心翼翼大胆尝试规模较小。而信产部对小灵通的态度也一直处于犹豫反复之中。移动取代固话业务的趋势,于当初对中国电信竖拆可能是个意外;而全球电信业寒冬对3G的影响,也是始料所不及。小灵通在抖索生存了几年后突然呈现出雪崩式的增长,是由固话的坚挺程度和3G牌照的远近所决定的。当华为缓过神来,UT斯达康已经赚得盆满钵满。小灵通增强了固话运营商的体质,也引导移动实际的资费在双寡头竞争的基础上再下一个台阶。宽容移动运营商在各地变相降价客观上是在化解风险,减小移动资费的冲击势能。兼顾各方,使各方都能承受,在化解历史难题的同时,推动中国电信业健康有序地向前发展。

  ()

标签: 小灵通 参考 转载 分析 历史

抱歉,评论功能暂时关闭!